2025.9.9
凌晨四点多就醒了,因为老婆这两天晚上一直高烧,所以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给她发微信问问情况。
醒了之后,一点儿困意都没有,完全不想睡,就起来看了一个多小时的书。快六点的时候才又睡了过去,一口气睡到十点过两分。
早上看书的时候突然想到,真正的实修,就应该是在现实里、在具体的事情中去感受自己的心。真正的功夫,就在现实当中,在每一个事件里。一天里发生了多少事,心里应该有个数,工作当然也是其中之一。
“只求日减,不求日增”,这句话我现在有了很具体的体会。我能感觉到,自己比昨天又减去了一些东西。
具体的,关于本心、天理、心、身,这些东西本来都是一体的。我知道我还需要再体悟一段时间,才能得到一个更符合自己的理解。但我已经隐隐约约感受到了,心的那个本来面目。
准备洗把脸,继续用录音的方式记日记。之前是打字,但现在觉得,语音更能符合我这种没经过大脑加工的状态。就像刚睡醒,废话会多一点,因为它没有被整理过,但这种原始材料,还挺宝贵的。
昨天梳理了一下每天的功课,有个问题一直在问自己:实修这么长时间,我为什么还没有变好?或者说,没有达到想要的那种速度?这个过程到底是错在哪了?
是我内心确实有“变好”的欲望。但在实修的过程中,这种欲望到底是什么?是我自己好奇心的驱使,还是别的?这个“变好”到底是什么意思?是更有钱,是有权,还是有更好的做爱体验?
当我做决策时,就把这些当成了目标。但事实往往事与愿违,这些目标反而干扰了我。是我想要的,但目标却没有达到。是哪里不够细致吗?还是怎么?脑子有点乱。
破局的方法不是这样的。我看了《原子习惯》之类很多成功学的书,它们会解释目标为什么没达成。但这和我的好奇心不一样。好奇心,是没有目标感的。心的本来面目里,就有好奇心这一项。
我们总用各种办法去干预它,但好奇心和欲望是不对等的。好奇心是本性,欲望虽然也是,但它需要良知和道德来约束。这两个点儿一定要分清楚。
所以,我现在改了目标:尽力保持心的本来面目,让好奇心自然涌现。当好奇心出来,行动就会自发开始,根本不会去关心结果。因为整个“心”都在陪你走,就像在一条很宽的路上。你怎么犯错、怎么停留、怎么转身,你都还在这条路上。只是有些障碍还没清理掉,但不会再有那种“我怎么还在做这种事”的违和感了。
所以目标不能本末倒置。心,或者说心的本来面目,才是你的目标。当你觉察到心原来是这样子的时候,就应该以这种感觉为基础,不要再去追逐外面的东西了。这是来之不易的体悟。当你把功夫用在这个地方,好奇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冒出来,那才是毫不费力的。就像我们都知道,哪怕是按自己的欲望做事,人也是不累的。
好奇心也利于创作。当好奇心出来,我们就能接收到很多不曾想过的东西。只要保持一个干净的觉察,接收到的东西就会越来越频繁,越来越让自己不可思议。人就是这样不停创作的。
话说回来,既然目标不能是挣钱、变好、做爱,那就直接反过来,以感受自己的“心”、感受自己的好奇心为目标。心就是身体,身体就是心,感受也是心,这些都是一体的。
我现在这样用语音谈论这些,其实心里还有点小心翼翼,生怕自己又走错了路。当心很紧张、很紧绷的时候,阻碍肯定特别大,或者是方向就错了。而现在,心很自然地在流动。
所以“每日一减”,减的是什么?减的是你给心增加的负担,是你阻碍了心的自由伸展,阻碍了心的本来面目。
我老婆现在做着一份收入不高的工作,而我自己,也正在做着一件类似的事。这份工作实打实地在消耗我的心神。我每天都很煎熬,因为这不是自己想要的,钱太少了。不甘心、嗔恨心会不断冒出来。身体也一样,每天走将近四万步,肯定会疲劳。这些,就是我每天实实在在正在经历的事情。
那我还怎么实修?
我怎么能在这些事情里保持中正?怎么能每天及时看到自己那颗不断散乱、不断造作的心?在这样的环境里,你还能区分出每天有几次是出于好奇心吗?你还能保证自己的内心不崩溃吗?
你能不能就从现在起,全心全意地,让心把这份工作先好好做完?
每天在工作里会遇到那么多人,你能保证把他们当做一个人,给他们最基本的尊重吗?对那些品行恶劣、人心很坏的人,你还能抱着公平心去对待吗?这么一想,你才发现,这份工作,恰恰让你实实在在地接触到了关于“心”的一切。
既然遇上了这件事,就要全心全意地把它做好。至于其他的,可以再等等,再观察一下生活、心,看看它们有没有让自己变得更好。
之前为什么没变好,我现在清楚原因了。至于现在能不能变好,我满怀期待。以前的心太糟糕了,每天都是嗔恨、执着、造作、苦修。
可以说,直到这个九月,我才开始真正体悟到,心,原来还有别的样子。好多东西,真的需要去“实修”。
今天就先这样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