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杰的镜子日志

重启多项训练

这几天,我重新开启了这个月的一些计划。

比如,人体绘画的基本功要重新启动了。这件事来来回回拖了两年,这一次才算正儿八经地在社交媒体上立下承诺:先坚持三个月,最少打卡140天。中间应该还会用上3D模型,自己彻彻底底地动手建一个,也是为了巩固记忆。

此外,还重新开启了一项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。虽然它只是一个逻辑学延伸出来的小工具,但也蛮不错的。在AI的帮助下,我还自己构建了一套记录科学思维的表格和方法,算是开启了这种思维训练的第一步。

我的流程大概是这样:当有了一个念头,先问自己:这算是一个问题吗?有没有陷入什么思维陷阱?确定之后,再判断:这个问题值得研究吗?有方法可以研究吗?接着就是通过假设,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来验证。

这个思维训练主要就是用在自己的日常上。哪怕只是研究“我坚持记日记能改善什么”这样简单的事。我已经连续记日记快一年了,之前是每天画画,现在只不过把它换成了一个更高频的记录工具。我能感受到,人变得更加“知天理”了,就是每天会留出一点时间,诚实地面对今天所有的事情。

当然,所有这些我都在学习怎么和“感受”联系在一起。“感受”,应该是连接外部世界和内心的桥梁,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。没有感受这座桥梁,好多东西都不成立。

所以不管怎么说,这个月的事情就是这样重新开始了,用好奇心和感受,直接转化为行动。

先简单记到这,后续肯定还会有很多这方面的思考,我再来说。


现在我已经很习惯用语音来记录文字了。这种方式让我坚持了下来,很舒服,没有很大的阻碍,能实时捕捉自己一闪而过的思绪。说话嘛,你也知道,肯定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,所以虚假的东西就比较少,都是原始的思维流动,它想怎么跳就怎么跳。

通过这种方式,我的强项好像也很明显地试出来了。我很喜欢实验一些小东西,所以天然地很赞成实验思维,也终于找到了自己好奇心所在的地方。我也很喜欢尝鲜,尝试不同的东西。

我现在的感受是,很欢喜,也很平静。

因为这个时候,阻碍自己的东西,或者说那些习气反应,暂时没有出现。

那今天就先这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