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杰的镜子日志

无常与习气

本来说今天休息,不写日记了。谁知道,最后还是要写。

刚才脑子里还很抗拒,觉得身心疲惫,不想动。但现在,是身心自发地想写了。

早上五点多就醒了,看了两页书,又倒头想睡,结果睡不着。脑子里一直在转悠一个客人的设计方案,还没着落,就这么干想了一两个小时,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点子。接收到的信号是:再等一等。

不过昨天倒是收到了好东西,我妈叫我妹寄过来的绿茶,太好喝了!真的是“妈妈牌绿茶”,感谢妈妈。就是板栗不知道为什么没收到。

我好像看到了自己刚才不想动的那个心理过程。大概率是醒得太早,又担心今天该做的事情没做完,有点紧张,然后一些“习气”就冒出来了。比如想着怎么纵容自己,“就这样了,没必要死磕”。想不到起得早一点,习气会是在这个时候冒出来,这我以前都没注意到。

昨天把梦言的两本书都看完了,书不厚,就是两本小册子。估计那本明年3月才出的第二本,我还会再读一遍。关于投资,也算是开始行动、开始入门了,对“资产”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更深的个人学习过程。

书里很多东西都是以前不知道的。而且昨天读他书的时候,我的心和身体是高度恐惧的。因为我知道,前一年我在金钱这块儿犯了很大的错误,以前的日记里都写过。所以,“金钱”也是我的一个很重要的“应激源”。昨天我应该就是被应激到了,心跳都加快了。某一刻甚至很想逃避,不想看这种书,因为里面有大量的金钱观。但后来,还是看进去了。

这个“应激源”会慢慢消掉的。当我知道它是什么的时候,也就知道了。书里面的一些认知,会慢慢把这个“应激源”引导到一个正确的轨道上,慢慢就破掉了。这算是一件因祸得福的事。

这么看来,昨天和今天早上生起来的习气还挺多的。但我都在全力以赴地做每日的功课。“不求每日一增,但求每日一减”,昨天最少减掉了对金钱观的应激,或者说,是重新认识了自己对金钱的核心感受。

今天上午的习气,那就更隐晦了。

它表现为身心的不舒服,但我把它“嫁接”到了事情上面。什么意思呢?就是我身体不舒服,所以日记我本来就不想写了——我把日记当成了一个每天的任务。这个习气反映出的模式就是:当我不舒服的时候,就可以放弃做任何事。这样其实是在助长这个习气的反应。

我应该更贴近地去感受这个习气本身,而不是把它嫁接到具体的事情上,事情是另一回事。你看,当我说要放弃写日记的时候,我也并没有多开心。结果要不了一两分钟,内心就开始生出别的念头,比如“我马上就想写日记了”。

从这里就能清晰地感受到,一个念头永远都不会停止。这也侧面验证了“无常”。从早上五点到现在,我已经体会到无常的多样性了。

可是,我证悟到“无常”了吗?这个我是要打引号的。

我当时并没有用“良知”去干预,没有想着要去掉“把不舒服嫁接给写日记”这个私欲。我还为这个私欲做了动作——我在电脑上打出了几个字:“今天准备休息,不写日记”,已经发出去了,只是没成功。你看,在被这个不舒服的习气控制时,我做了多少反反复复的动作。

而且,睡完回笼觉起来的那一刻,我心里是不安宁的。担心这个月的钱没挣够,担心昨天的销售动作正反馈不大,担心自己上午就这样浪费时间……你看,就睡醒后的这么一小段时间,发生了多少事。而在念头升起的那一刻,我没有灭掉它,没有用良知去干预。我看到了,但来不及看得更清楚,动作就已经发生了。

所以,功课还是不够,继续吧。

……刚才又想到一个点子。之前找“故事”这个东西,我都是人工去找的。我应该借助一下现在的AI,用它做一个标准化的提示词。等一下就去试试。